首页 > 文化 > 国内文化快讯
面向市场 服务民众 ——文化体制改革十年回眸
2012-08-09 01:29
 
来源:经济日报
    异军突起的文化产业、面貌一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入人心的文化发展观……10年前,党的十六大首次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随后的文化体制改革确立了方向: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在体制机制创新的持续推动下,我国文化建设逐渐走出文化系统的小圈子,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潮流。文化在为经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脱胎换骨,开辟出一个流光溢彩的时代。
    托起文化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几乎是从零起步的现实,造就了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强大力量的特殊现象。通过改革谋发展、着眼发展促改革,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陈爱莲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演员,1988年“下海”办起了自己的民营艺术团。20多年过去,当年一起办团的只有她坚持了下来。“当初,剧团工资低、演出少,演员都是拿着工资乱走穴。就应该保留少部分有艺术价值的院团,其他的都推出去自负盈亏。”陈爱莲说,她的想法还和当初一样,只是遗憾没赶上今天这样的好时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生产方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改革尝试也一直在进行。但直到进入新世纪,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发展面貌的时机才逐渐成熟。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迫切,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文化巨头的到来又使我国文化安全面临考验。党的十六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终于斩断了对文化生产力的最后一道束缚。紧紧抓住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一中心环节,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正式开展试点。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0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从3102亿元增至11052亿元。无论是观察单个文化企业还是整个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正向关系都十分明显。
    一方面,政策制定者特别注重实践创新,不断吸收改革发展一线的有益经验,并通过制度固定下来。一线经验通过及时肯定和推广,大大降低了改革成本、提高了推进效率。
    2009年初,本报组织记者进行了全国范围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金融机构对于如何支持文化产业还找不到头绪。同年,文化部门、文创中心等开始与各大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设立绿色通道、政府贴息等多种方式,推动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与此同时,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开始在单个项目上寻求突破,并逐步摸索出“创意贷”等特色文化金融产品。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也得到鼓励,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2009年的成功上市,被称为“极具示范效应”。
    在成功实践的鼓舞下,201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文化与资本之间的融合互动由此全面开启。到今年初,5大国有商业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超过2300亿元,文化上市公司超过30家,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超过300亿元,形成了一批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双过百亿的大型文化企业。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发展阶段变化,改革重点不断调整,使政策措施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能够较好地与基层实际对接,客观上提升了贯彻落实的效果。
    2003年底,试点工作刚刚开始,国务院就印发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试行)》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试行)》两个文件,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涉及的财政税收等10个方面问题,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为改革实践提供了政策依据。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适时出台,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010年,文化产业法人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2.75%,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经济引擎。借助市场和产业的力量,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开辟文化蓝海
    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群众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从壮大文化家底的角度看是“目的”,从推动文化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看又是“手段”。
    首先,文化产业以自身为例,证实了面向市场和面向群众完全可以统一。城市电影票房从2003年以前不到20亿元提升到去年的130亿元;“十一五”时期,全国累计生产图书是“十五”时期的两倍,新闻出版全行业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总利润均翻了一番等,都是最好的说明。正如2003年召开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在确保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经济效益越好,社会效益就越实在。
    接下来,文化产业发展中展示出的文化作为生产资源的巨大潜力得到认可。文化以其兼容性强、附加值高、绿色无污染等特点,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优势独具。
    文化与其他资源的组合会产生什么?如今再来问这个问题,已经很难得到明确的答案,因为实践总是在不断刷新纪录。
    有时,可以催生新行业。刚刚过去的今年7月,《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和《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相继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377.9亿元,增长31.0%,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5%,较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过去几年,包括数字出版在内的新文化门类不断涌现,它们大都是文化与其他资源融合的结果。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实景演出、手机动画……变化太多太快,以至于2004年发布的统计标准已经跟不上实际需求。今年7月底,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说明中表示,由于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取得新突破,文化业态不断融合,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许多文化生产活动很难区分是核心层还是外围层,因此,修订后的版本不再保留2004版关于文化产业3个层次的划分。
    有时,可以转换新思路。如果把文化看作资源,它就有了开发、运营的空间。2010年,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文化部制定了《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实施方案》,2011年又和财政部共同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2年底,实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的免费开放。这本来是一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的事,但多年从事民营美术馆业的孙小娟却从中看到了商机。“大家终于开始关注美术馆行业了,国有也好、民营也好,美术馆要发展好,都需要提高服务、加强管理。我们有强大的管理团队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机遇。”就在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免费开放后的江苏省无锡市图书馆已经将服务外包给了一家专业公司。
    有时,可以打造新高地。今年7月底,湖南、江西、湖北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3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协议签约仪式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年初,湖南、江西、湖北3省省政府曾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启动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此次3省文化系统联合行动,表明在“中三角”的大旗下,文化同样被寄予厚望。根据协议,3省文化部门将在舞台艺术精品交流演出、红色题材作品巡回展、演艺市场开发、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技艺展、公共图书馆联盟建设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谋求文化发展的共同繁荣。
    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已近收官,但依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各项要求,未来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转企改制后如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公益性文化单位如何提高内部绩效?如何解决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如何服务好文化生产需求?……所有这些还都刚刚破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大目标下,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拓展已现端倪的文化蓝海,让文化发展的想象力充分释放。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